3月1日,全市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召开,表彰奖励2012年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全面动员和部署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为赵法箴院士和张嗣瀛院士颁发201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主持会议。
李群在大会上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变化新趋势,青岛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以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创新,以国际标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本土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李群强调,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努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加大创新载体建设,积极“筑巢引凤”,着力为全市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科技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步伐,攻克一批重大科研技术,在关键领域赢得先机,切实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四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落实人才发展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201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和个人共计155项。其中,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自然科学奖14项,技术发明奖8项,科技进步奖128项,国际合作奖3人。科学技术最高奖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和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张嗣瀛院士获得,奖金分别为50万元。
2012年度获奖项目主要特点:一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获奖成果共59项,同比增长13%,占获奖项目总数39%。二是产学研合作成效较明显。获奖项目中产学研合作项目21项,同比增长17%,占获奖项目总数14%。三是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涌现。获奖海洋科技项目18项,同比增长125%,占获奖项目总数12%。在自然科学奖中,海洋科技项目奖项占28%。
一等奖名单
青岛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我国东部陆架海区海洋动力环境变化及其机制
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陶瓷微粒过滤体及梯度涂层技术
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高亮度LED光源在新型腹腔内窥系统中研发与应用
高性能保温板的研制和建筑应用
牙鲆良种培育技术的建立及“鲆优1号”新品种创制和应用
智慧家庭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应用
可用于开放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家庭多屏互动设计技术
油气重磁信息识别与评价技术青岛沿海典型资源环境调查及应用
花生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花生根瘤菌生物学特征与高效施氮技术
海陆一体化虚拟空间环境方针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大型精密汽车注塑模具先进制造技术
动车用地坑式驾车机的研发
赵法箴院士
—推动中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
赵法箴 ,1935年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水养殖学家,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法箴院士长期致力于海水养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他与人合作系统研究了对虾繁育生物学和养殖生态学,建立了对虾人工育苗、养成及亲虾越冬培育技术,是中国对虾养殖科技与产业的开拓者,为我国海水养殖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